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第一次过程性考核_人力资源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第一次 过程性考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于 2012 年 3 月 14 日通过,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关于第二次修正是由哪次会议通过
第一次 过程性考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于 2012 年 3 月 14 日通过,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关于第二次修正是由哪次会议通过的?( ) A、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B、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C、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D、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新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关于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以向侦查机关调取案件材料 B、 可以向犯罪嫌疑人核实有关证据 C、 可以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D、 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不被监听,但侦查机关认为案情重大的,可 以派员旁听 3、新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关于委托辩护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 辩护人 B.在侦查和审查起诉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在审判阶段,可以委 托律师或非律师辩护人 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D.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4、下列关于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说法,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 B.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 C.公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不可以调解 D.只有自诉附带民事诉讼,可以调解 5、 根据修订的刑诉法的规定, 侦查机关询问证人不可在什么地点进行? ( A.犯罪现场 C.证人本人提出的地点 B.证人所在单位或住处 D.侦查机关指定的地点 ) 6、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不享有的诉讼权利是( A.委托诉讼代理人 C.申请回避 B.提起上诉 D.参加法庭辩论 ) 7、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的地域管辖作了具体的规定 下述各项中说法不 正确的是( ) B.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D.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 A.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C.必须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 8、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得规定 下列案件中 不可由人民法 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是( A.甲重婚罪 C.丙故意伤害案 ) B.乙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 D.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 9、 被告人王某违反交通规则将某外国驻我国使馆工作人员扎成重伤开车逃逸此案 应由那个法院管辖( A.被害人所在国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 B. 高级人民法院 D. 基层人民法院 10、张某是某一公安机关的法医 在一起刑事案件的法庭审判过程中张某被法院 聘请担任了该案件的鉴定人。但本案的被告人却对张某提出了回避的申请。依照 有关规定有权对张某是否回避作出决定的是 ( ) A.公安机关负责人 C.本案的合议庭 B.该人民法院院长 D.本案合议庭的审判长 二、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回避 三、论述题(共 10 分)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哪些? 。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60 分) 案例 1 田某,男,29 岁,原系某百货公司采购员。2000 年 5 月}3 日下午,田某驾 驶货车去采购货物。由于违章超车,车速太快,将顺行的骑自行车正常行驶的吴 某当场撞死。此案以交肇事罪起诉到人民法院以后,法院依法进行了公开审理。 在庭审中公诉人提供的目击证人吴某某出庭作证。吴某某证明,案发当日,他与 被害人吴某一同骑自行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吴某突然被一辆从后面超车上来的 货车撞到公路护栏上,当场身亡。被告人田某提出,本案的关键证人吴某某系昊 某的父亲,其证言不具有可信性,要求吴某某回避。合议庭当庭驳回被告人田某 的回避申请。经审理,人民法院认为田某的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依照刑法有 关规定,判处有期徒刑 2 年。 请回答 :(1)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中适用回避的人员有哪些? (2)本案中合议庭当庭驳回被告人田某的回避申请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案例 2: 朱某和其同母异父的哥哥武某及他们的生母李某一起生活。武某经常虐待李某, 情节十分恶劣。1996 年 4 月 1 日,李某去世,武某为独吞全部财产,威逼朱某离 家出走。朱某不从,武某便殴打朱某,致使朱某身上多处受伤。10 月 5 日,朱某 向县人民法院控告武某虐待李某和故意伤害自己,并要求继承李某的全部财产。 由于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轻伤)这两个罪都属于自诉案件范围,法院决定立案审 理。鉴于朱某同时提出了遗产继承事项,法院遂决定对遗产继承事项以附带民事 诉讼形式一并审理。经法庭审理,判处被告人武某虐待罪有期徒刑一年,故意伤 害罪一年二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年。并根据继承法有关规定, 判决被告人武某丧失继承权,李某的遗产全部由朱某继承。 请回答:该法院以附带民事诉讼判决被告人武某丧失继承权的做法是否合法? 理由是什么? 案例 3: :2013 年 10 月 2 日晚上,A 市某区公安人员在辖区内巡逻时,发现路边一辆轿车 内坐着三个年轻人(朱某、17 岁,尤某、20 岁,何某、20 岁)形迹可疑,即上前盘 查,在该车后备箱中发现盗窃机动车的工具,遂将三人带回区公安分局进一步审 查。 朱某承认伙同尤某盗窃机动车十几宗,与何某作案一宗。尤某在侦查阶段的 供述与朱某基本一致,但在法庭调查期间翻供,声称受到刑讯逼供。何某始终否 认参与犯罪,声称被抓获当天从 C 市老家来 A 市玩,与原先偶然认识的朱某、尤 某一起吃完晚饭后坐在车里闲聊,恰好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声称在侦查中被刑讯 逼供并受伤。 区公安局在朱某、 尤某供述的十几起案件中核实认定了 A 市发生的 3 起案件, 并循线找到被害人,取得当初的报案材料和被害人陈述。调取到其中一起案发地 录像,显示朱某、尤某盗窃汽车经过。根据朱某、尤某在侦查阶段的供述,认定 何某在 2013年 3 月 19 日参与一起盗窃机动车案件。 在何某被捕期间,其辩护律师向公安机关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安局没有予 以变更,也未予答复。案件侦查终结前,何某的律师就案件的处理提出书面意见, 但区公安局未附卷。 庭审中辩护人提出,在案卷材料中看到朱某、尤某、何某受伤后包有纱布的 照片,被告人供述系通过刑讯逼供取得,属于非法证据,应当予以排除,要求法 庭调查。何某辨称 2013 年 3 月 19 日曾因涉嫌打架被 C 市公安机关传唤到当地派 出所,请求法庭到 C 市公安机关调取该案材料,以证明其不在 A 市的盗窃犯罪现 场。 朱某与何某的家属到 A 市公安局上访,反映(1)区公安局在拘留何某五日之 后才通知家属,拘留后还在派出所关押了何某两日。 (2)侦查人员讯问朱某时没 有通知家长到场。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本案中朱某、尤某的供述笔录、被害人报案材料、赵某的书面证词、监控 录像、作案工具分别属于何种证据类型? 2、现有证据能否证明尤某的犯罪事实?为什么? 3、朱某是未成年人,且未委托辩护人,如何保障他获得律师辩护的权利? 4、刑诉法规定对拘留后送看守所羁押及通知家属有何规定? 第一次过程性考核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5:DCBAD 5—10: BCBDB 二、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 附带解决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对被害人或国家、集体造成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 活动。 回避: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 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办理该案件或者参与该案的其他诉讼活动的行为。 三、论述题(共 10 分) 答:(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的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 对被告入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 院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4)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 的案件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60 分) 案例 1: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28 条和第 31 条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中适用回避的人员有六 种: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以及在侦查、起诉、审判活动中的书记员、翻译人员和 鉴定人。 (2)本案中合议庭当庭驳回被告人田某的回避申请是正确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 规定可知,证人并不属于我国刑事诉讼中可被申请回避的对象,即使证人与当事人有亲属关 系,也仍然可以作证。本案证人吴某某虽然是被害人吴某的亲属,但由于他案发时正好在现 场,且目击了案件的全部经过,因此,可以在本案的法庭审判中出庭作证。由于被告人田某 的回避申请不符合法定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应当庭驳回,继续法庭审理。 2. 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 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见,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必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提起;必须是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损失;所造成的损失必须是物质上的损失。 案例 2 该法院以附带民事诉讼判决被告人武某丧失继承权的做法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本案被 告人武某的行为虽然构成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但被害人继承遗产与武某的犯罪行为没有直 接的因果关系。法院判决朱某继承李某全部的遗产,也不是对武某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物质 损失的赔偿。法院不能以附带民事诉讼判决被告人武某丧失继承权。刑事审判庭只能解决虐 待罪、 故意伤害罪的定罪量刑问题, 对遗产继承事项应由朱某向人民法院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案例 3: 1. 朱某、尤某的供述笔录属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被害人报案材料属被害人陈述;赵某 的书面证词属证人证言;监控录像属视听资料,作案工具属物证。 2. 答:能够证明尤某的犯罪事实。理由:证明尤某犯罪事实的证据有其本人在侦查阶段的 供述、同案人朱某的证言,被害人报案材料,反映作案经过的视频资料。虽然尤某在法 庭审理期间翻供,但其对犯罪过程的供述与其他证据能够互相印证,构成证据链,对所 认定的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3. 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 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4. 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 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 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 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